白沙黎族山兰稻作文化系统上榜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山脚下、缓坡上,一株株山兰旱稻混杂生长于石块与硬土间,一串串沉甸甸且渐染金黄的稻穗已压弯了稻杆,这一幕恰似海南黎族同胞向大自然索要果腹之粮的场景,也书写了一部属于海南黎族的农耕文化历史。  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了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其中,海南白沙黎族山兰稻作文化系统等50项传统农业系统上榜,这也是海南唯一获得此次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客观而言,多年来,在海南五指山、琼中、保亭、白沙、乐东等市县均种植山兰稻,这份弥足珍贵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为何“相中”了白沙?  种植久远 产量居全省前列  山兰,又称“山栏”“山禾”,不同于传统耕种在水田里的水稻,它是海南黎族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筛选出来适宜山地种植的旱稻。  早在唐朝,被贬谪到崖州的文学家李德裕在《谪岭南道中作》诗中曾写道:“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描述了海南黎族百姓刀耕火种山兰稻的场景。此外,明代顾岕在《海槎余录》这般详细记述:“黎俗四五月晴霁时,必集众斫山木,大小相错,更需五七日,皓冽则纵火,自上而下,大小烧尽成灰,不但根干无遗,土下尺余亦且熟透矣……又种旱稻,曰山禾,米粒大而香,可食。连收三四熟,地瘦弃置之,另择地所,用前法别治。”经考证,这其中的“山禾”,即是海南黎族山兰稻。在白沙青松乡,演员们在山兰稻田间为游客表演实景演出歌舞节目。李天平 摄   与传统的水稻动辄亩产上千斤相比,山兰旱稻产量偏低,大多品种亩产量仅为两三百斤,即便是如今科研机构研发的高产品种,亩产量也仅能提高至四五百斤左右,但黎族先民缘何在千百年前就偏好这一旱稻呢?  “深山里,多为丘陵与坡地,水田较少。”作为土生土长的白沙青松乡人,吉亚才是白沙山兰稻产业致富带头人,于2019年获评为海南省首批“南海乡土人才”,他认为,黎族百姓多居住在相对偏远的山区地带,再加上此前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在常年累月的耕作筛选中,选择在呈斜坡状的山地种植旱稻,无需再建排水沟渠,即可巧妙避开海南雨涝的弊处。就以上几点而言,山兰旱稻无疑最适应当地生境,且每轮收成相对稳定,由此解决了黎族百姓的“饱腹”需求,也让这一旱稻品种流传耕种至今。  然而,随着耕作方式改变,再加上禁止砍树烧山等因素,近几十年来,全省山兰稻种植面积锐减,品种资源随之减少,亟需保护。  “这种稻作模式,体现了合亩制的劳动生产方式,也因地制宜地运用防灾防害技术。”海南白沙黎族山兰稻作文化系统申报专家认为,这几年,白沙每年种植山兰稻面积约为3000至4000亩,位居全省前列,且集中种植在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东侧的青松乡,当地山兰稻品种资源多样化,山兰米制品十分丰富,且山兰稻作文化最为原真。  原生态生长 种质资源多样  在霸王岭山脚下,每到金秋时节,成片的山兰稻田就像染成金黄色的油布,铺就于绿水青山间,这样的丰收时节令人赏心悦目,引得不少游客前来白沙青松乡观景体验。  单从农耕时间来看,山兰稻为“一年一造”,从种植到挂穗收成,只需5个月左右,但事实上,需要黎族百姓足足大半年的劳作。  早在2006年,政协白沙黎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撰出版《白沙风物》一书,其中就有关于“砍山种山兰”的记载,并这样描述:在农历二月份,要砍伐(砍山),即用钩刀先将大树下的藤、杂草及小树枝砍光,不能砍的大树留在原地,只砍去树枝或枝尾,农历三月份晒干树枝后,于农历四月份开始焚烧(烧山)。 白沙青松乡拥处村晾晒的山兰稻 李天平 摄   到农历五月份,迎来了山兰稻播种,这时,种植农户砍下一支树干或树枝制作成截穴(在土壤里开挖小洞穴)木棍,再用刀将木棍的一边削尖,然后,男人用尖木棍在地面上前行截穴时,女人用腰篓盛着种子跟随其后用手点放山兰稻种,再填土踩实。  白沙文史民俗专家介绍,当农历七月份抽穗时,种植农户就会砍树、割茅草在稻田里搭建一间简陋守寮,待到农历八月份山兰稻挂穗时过来守寮,白天赶鸟、夜间防山猪偷食与毁坏农作物。到农历九月至十月山兰稻成熟收割期,女人用手捻刀把一串串稻穗收集成把状,男人则将捆扎在一起的稻穗放在晾晒架上晒干了再担回家存放。如今,仅在青松乡个别偏远村庄,仍沿袭着这一传统的耕作方式。  “山兰稻是一种旱稻,虽不喜水,但生长过程同样需要一定的水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海杰介绍,丘陵、坡地等地形虽不利于储水,但得益于青松乡位于海南热带雨林,早晨及夜间雾气缭绕,气候温润,能给山兰旱稻带来很好的雨露滋养。早在2017年11月,黄海杰赴青松乡担任科技副乡长,兼任拥处村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就积极参与引进与推广示范山兰稻新品种项目,帮扶带动该村100余户农户种植山兰稻达800亩左右。  黄海杰认为,在青松乡这样原生态生境里种植的山兰稻,能有效提升这一旱稻品种的耐热、抗病、抗虫及生态适应性,孕育的稻穗粒大、米糙,但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的硒、铁、锌等适合人体吸收的微量元素是普通大米的好几倍。另据了解,当地黎族百姓多会在山兰稻田里间种番薯、木薯、玉米等旱地作物,在提升耕作产量的同时,能有效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近年来,在多个科研机构的帮扶下,白沙青松乡除种植“山栏红”“山兰糯”“山兰香”等品种外,还引进“山栏陆1号”等高产品种。目前,山兰米已跻身白沙县域农业公用品牌“白沙良食”,成为该县“一乡一品”名优农产品,这对保存并发展山兰稻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衍生多样化稻作文化  “一家煮山兰,全村味飘香”  “一碗山兰饭,一杯山兰酒,黎家处处山兰香”  ……  如上述民间谚语所形容,山兰米煮熟后不仅香味十足,还具有补血、养胃、滋补身体等功效。黎族老者说,多年来,每年金秋山兰收成时节,海南黎族百姓就会煮山兰饭、酿山兰酒款待宾朋好友,并举办盛大的“啦奥门”庆丰收活动,既是感恩大自然的赠予,也是对来年风调雨顺、积谷千仓的一种美好期盼。  在欢庆山兰丰收中,白沙一些地区衍生了“啦奥门”庆丰收习俗,即,由德高望重的“奥雅”(黎语为老人)选吉日吉时,上山割下一把颗粒饱满的山兰稻谷悬挂家中,再以隆重的仪式祈福,并召集外出村民和外嫁女返乡吃长桌宴。“砍山种植山兰稻,一定要成功,煮好山兰米,酿好山兰酒,邀来亲朋与好友,同庆好丰收……”在篝火的助兴下,黎族百姓开怀饮酒欢唱黎歌,跳起欢快的捻稻舞、舂米舞、筛米舞、团结舞、丰收舞等,既有民族风情又十分热闹。白沙青松乡拥处村的村民向游客展示传统的舂米方法 李天平 摄   在饮食方面,山兰米既可制成苗族三色饭、五色饭,还可加工制作糯米糍粑、鱼茶、肉茶;在酿酒方面,以山兰糯米为原料,用柴火蒸煮,在地缸发酵一年半载后就能制成甘醇甜美的山兰佳酿,坚持这样土法酿酒的黎族青年朱晓保,如今已入选海南省“南海工匠”。在民歌民谣方面,从早年的《砍山种山兰歌》,到现今改编创作的《捻稻歌》,能歌善舞的黎族百姓用这样欢快的方式表达对这份食粮的珍惜。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白沙“啦奥门”(吃山兰新米、庆丰收)习俗就已获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海南白沙山兰米”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就此,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唐清杰建议,把山兰稻作技术、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传承山兰传统文化习俗等有机结合起来,邀请科研机构及大中小学校师生前来开展科普教育、生态研学等活动,进一步挖掘白沙山兰稻作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价值,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节庆、习俗、歌谣、舞蹈、饮食文化等,这都是海南黎族百姓文化基因的外在表现形式。”海南白沙黎族山兰稻作文化系统申报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在漫长的农耕生产中,白沙黎族稻作文化系统衍生了特有的耕作技术、农耕工具等,还创作独具地方特色的山兰歌谣;尤其是在年复一年的山兰文化节庆中,让山兰稻作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因此,保护与传承黎族山兰稻作文化,对开发当地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对增加遗产地农业的文化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时间: 2023-12-25
山兰稻提纯复壮种子在万宁南桥试种成功
山兰稻提纯复壮种子在万宁南桥试种成功。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1日消息(记者 张野 通讯员 周皓颖)日前,由万宁黎山红山兰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万宁海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人员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培育出来的山兰稻提纯复壮种子,在万宁市南桥镇试种成功,收割的山兰稻谷将全部留存作为种子,在万宁大力推广种植。 山兰稻提纯复壮种子在万宁南桥试种成功。  4月29日下午,阳光灿烂,群山环抱的南桥镇边沟村山兰稻提纯复壮种子试验田里谷穗金黄,随着一辆小型收割机开进稻田,一排排成熟的山兰稻谷被齐根收割。这些饱满的谷粒被打包了三十多个大麻袋,在连着晒上四五天的大太阳后,这批稻谷将全部留存作为稻种,在万宁推广铺开山兰稻种植。  据了解,山兰稻是海南独有的一种古老的、种在坡地、旱地上的稻谷,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旱稻。但传统种植方式下的山兰稻产量极低,亩产大约300~400斤。去年底,利用提纯复壮育种试验得到的种子,万宁黎山红山兰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南桥进行了试验种植。收割机正在收割稻谷。  “这批稻是去年12月份下秧盘,1月中下旬播种,到今年4月底收割,一年可以种两造。”万宁黎山红山兰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庆雄向记者介绍,经过提纯复壮的山兰稻,产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实现了亩产比原来翻了一倍还多。  据介绍,试验田试种成功的消息让万宁广大种植户十分兴奋,许多种植户到现场查看稻田情况后纷纷预订了稻种。目前,南桥、三更罗、东澳、北大、万城等镇的多个合作社和水稻种植户都跟万宁黎山红山兰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预订了稻种。  “如果这个产量提上来了,再合作社这边也出来一个方案,保底价跟农户回收,将大大增加农户的收益。”南桥镇南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友说。
时间: 2023-12-25
万宁市北大镇人勤地不闲 撂荒地喜结山兰稻
“我们赶在台风来之前把180亩山兰稻都收完了,亩产量400余斤,每亩地净收入2000元左右,收成不错。”9月28日,在万宁市北大镇尖岭村的仓库里,尖岭村党支部书记黄家全和几名工人正将打包好的一袋袋稻谷摞高,辛勤耕耘4个月,如今终于等来了丰收,只等将稻谷碾成米,再进行真空包装,便可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外销售了。    黄家全所说的180亩山兰稻基地位于北大镇大发村和六角岭村的交界处,彼时,那里还是一片无人耕种的撂荒地。“这180亩耕地分属54户农户,每户仅几亩地,且夏季雨水多、虫害多,种植难度加大。”黄家全说,由于耕种成本高,收益低,许多农户只愿意在每年的11月插秧,次年4月收成,5月至10月期间的农田便撂荒了。    随着全省开展耕地撂荒及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北大镇发动尖岭村、大发村和六角岭村联合成立合作社,租用54户农户的耕地“化零为整”,用于种植用水少、收益高的山兰稻。  北大镇党委书记符阳阳介绍,之所以选用山兰稻原因有三:一是进行创新尝试,探索解决“晚稻”期间农田撂荒的方法;二是保存黎族特色稻种“山兰稻”;三是帮助农户解决耕地成本高的问题。    黄家全有着多年种植山兰稻的经验,但以前的山兰稻只能种在山坡上,亩产量仅100斤左右,难以大规模种植。如今,经过改良的“山兰红糯种”,不仅可以种在水田里,产量也大幅提高,对于因缺水而撂荒的耕地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我们租用农户的耕地分两种方式,一种是付租金,另一种是11月早稻播种时,帮农户耕好农田再还给农户种植水稻。”黄家全说,由于部分农户的耕地面积小,使用耕田机耕种成本太高,人工耕种又费时费力,所以合作社在山兰稻收成之后,用机器耕地再还给农户,农户便可直接插秧。    山兰稻基地还带动本地15名脱贫户和5名农户在“家门口”务工,大发村脱贫户胡亚銮便是其中之一。  “家里两个孩子需要照顾,我年龄又大,没法去外面打工。”48岁的胡亚銮自今年6月山兰稻种植基地开工以来,只要不下雨就下田里忙活,播种、打药、锄草、收割......每天能挣150元。  “山兰稻种植基地是我镇对撂荒地整治的一次创新尝试,我们寄予厚望,虽然过程艰难,但幸好结果不错。”符阳阳看到山兰稻收成情况后松了一口气,由于疫情期间疏于管理,山兰稻出现病虫害,北大镇虽第一时间协调无人机打药,但收成还是比预计产量低,且收割期间恰逢台风“奥鹿”,稻谷无法自然晾晒,在镇政府的沟通协调下将稻谷运往外地进行烘干,成本大幅提高。即使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山兰稻的收益依旧可观,足以说明这一创新尝试是成功的。   “接下来,我们将发动更多村庄加入合作社,利用因缺水或零散分布而撂荒的耕地种植山兰稻,探索一条可借鉴的耕地撂荒及耕地‘非粮化’整治之路。”符阳阳说。
时间: 2023-12-25
聚焦COP15-2 |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人民日报》聚焦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人民日报》文化遗产版刊发文章《农业文化遗产——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聚焦闻名于世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核心阅读 今天,在中国广大的农牧区,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在传统农耕生态系统中,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农田和牧场,到处都有守护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动人篇章。 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先民的智慧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的同时,也在持续地贡献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我国广大农牧区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实践案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当代及子孙后代的福祉当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我国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为中华文明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漫长的岁月中,农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孕育灿烂的中华文化,闪烁着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耀眼光芒。今天,在中国广大的农牧区,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在传统农耕生态系统中,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农田和牧场,到处都有守护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动人篇章。红河州委宣传部 供图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闻名于世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拥有1300多年历史,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共垦共创的一种世界罕见的农业文化景观,也是我国山区稻作梯田的典型代表。白成亮 摄 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巧妙地把“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打造成“四素同构”的生态农业系统,充分地利用而且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据调查,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资源植物种类达151科446属651种,包括食用植物80科226种、药用植物89科255种,表现出高度的资源植物物种多样性。有关研究显示,历史上,哈尼梯田栽培的传统水稻品种多达100多个,在新品种大规模推广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梯田中仍然保留着51个品种,并且拥有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刘勇 摄 此外,哈尼梯田生态系统还拥有很高的动物多样性,除了人工养殖的鸭、鲤鱼、鲫鱼、江鳅、泥鳅、鳝鱼等,还有种类繁多的无脊椎动物。  在我国北方以旱作农业为主的一些农田生态系统中,也存在十分可观的生物多样性。据统计,目前在太行山腹地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中,药用植物种类多达123种,其中柴胡、连翘等药材品种尤为受到关注,已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在这个系统中,栽培或管理的农业物种达26科57属77种,包括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油料作物、干鲜果等类型。作物品种则更加丰富,传统农家品种达到了171种。柿子、核桃、花椒等树种以及谷子、豆类等作物,通过混农林种植、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传统耕作技术,将当地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下来。2022年5月,该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先民的智慧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的同时,也在持续地贡献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在浙江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山泉流水养鱼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在这里,历经百年的石碑记录着封山育林的传统,人们通过山顶森林涵养水源,利用山区独特的地势落差引山泉溪流建造流水坑塘养鱼。从北宋时期“塘开一鉴”修身养性,到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的阔叶林葱郁,山间清溪迂曲,山下坑塘鱼儿游弋。  进入武夷山国家公园,山水林茶浑然一体,山顶森林葱郁,山腰茶树梯田参差,山下细水长流。茶农说:“森林好,水质好,茶叶品质好。”如今,茶山的传统生态管理促进了现代生态茶园管理发展,也让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所富有的生态价值成为茶叶的附加值。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牧民们成了生态管护员。长期草原管理与牧业生产,让他们积累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认知和适应自然的技能,成为这片土地天然的守护者,而国家公园的保护目标与保护需求让拥有丰富技能的牧民们有了用武之地。  在贵州从江、云南普洱、浙江青田、江苏兴化、陕西佳县、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甘肃迭部等地,我国19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关注。更多的农牧区与自然保护地接壤与交融,人们一直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家园,守护着那里的生物多样性。  历史上,朱鹮广泛分布在东亚和西伯利亚地区,其野外种群曾一度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1981年5月,仅在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朱鹮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经过我国多方面的努力,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繁育、恢复栖息地等工作,现在朱鹮的种群数量已达到9000余只。曾经濒危的朱鹮得以保护,关键在于栖息地得以恢复。在“朱鹮之乡”,数代人对自然家园悉心守护,他们不在农田中使用农药化肥,也禁止一切破坏自然生态的大型工业活动。如今,这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卓著,国宝朱鹮成为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金字招牌”,洋县也成为有机产业示范基地。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锐减。为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于2010年举行,制定2011至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2021年10月,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召开,20个目标中仅有6个部分实现。  前不久闭幕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在有限的空间和持续的发展需求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创新保护思路和机制。像洋县这样,在传统生产区域灵活地开展自然保护,实现了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长期成效,让当地居民参与生物多样保护并享受其惠益,让富有智慧的农田、牧场管理长期有效地实现“在地保护”。这是传统农业系统扩大有效保护范围、填补保护空缺、联通自然保护地网络的潜力所在。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我国广大农牧区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实践案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
时间: 2023-09-28
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圆满结束
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于7月27日至7月31日在三亚召开,海南GEF项目受邀参加。本次大会以“1+13+N”的架构为亮点,设置1场主论坛和13场分论坛,邀请15位院士、170位专家,带来专题报告148场,让2000余名嘉宾全链条、全产业的了解中国种业发展的辉煌成绩,共同谋划未来种业振兴的重点方向和路径。来源丨 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国家项目主任马育红作为代表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种业发展(国际合作)论坛”致辞,结合海南自贸港,展望未来种业发展建设。来源丨 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项目首席技术顾问杨庆文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论坛”进行题为“解读《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的报告,对《条约》的背景、核心内容、利弊分析、履约现状和对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加深对国内外种业政策现状及种质资源保护中国作为的深刻理解。 参与项目实施的科研机构和相关市县代表通过听取各个分论坛的主题报告,了解政策法规解读、国内外种业形势、产业营销分析、权威信息发布、科技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项目办借此机会积极与潜在合作方进行了洽谈对接,掌握前沿资讯,提前谋划,结合种业振兴和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稳步推进项目实施,打开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模式结合的新局面。
时间: 2023-09-19
琼中优质稻米(山兰稻)保护和产业发展研讨会
为更好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琼中县特色粮农遗传资源,2020年12月21日,“琼中优质稻米(山兰稻)保护和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本次研讨会结合2020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参展活动,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琼中县人民政府主办,省农业农村厅GEF项目办和琼中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承办。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业务处室、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生态总站,琼中县农业农村局、粮食局等相关部门,上安乡等乡镇以及部分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种植户代表,中国热科院、省农科院、海大等科研院所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图:琼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旋致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儒才、琼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旋出席会议并致辞。李儒才强调了粮农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要求加大对山兰稻文化传播、品种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和申报遗产结合起来,协同推进,并通过山兰稻的示范推动海南省农业走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图:曹幸穗研究员作报告。会议特邀中国农业博物馆曹幸穗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和发展研究所李先德研究员到会就山兰稻历史文化价值、遗产地农民生计与收入及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做会议报告。会议还就山兰稻的品种保护、育种和栽培技术、产业发展等议题进行研讨,为基层实践工作者出谋划策,成立琼中优质稻米(山兰稻)技术支撑小组。目前,琼中县已经把山兰稻保护和发展纳入县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会议要求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将山兰稻产业发展和农民生计、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做好山兰稻文化传承,协同推进海南农业GEF项目在琼中示范区的实施和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遵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精神和沈晓明书记提出的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工作要求,做好“山兰梦”。
时间: 2023-09-19
凝心聚力共创美好未来——“琼中县山兰稻协会”第一次筹建会议圆满召开
为进一步促进琼中县山兰稻产业发展,搭建山兰稻种植户间的交流平台。2月28日,由县农业农村局主办,县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承办的“琼中山兰稻协会”筹建会在县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王世东主持,县科协副主席项秋兰、县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陈李叶、县民政局技术管理员邓国师和琼中县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8家种植山兰稻农村致富带头人参会。 会中大家积极献计献策,有序进行了理事会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理事选举等议程。山兰稻种植户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希望新成立的山兰稻协会能够立足县情、行情,把握山兰稻产业发展趋势,协调行业资源,引导会员机构规范种植行为,提升山兰稻米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推进山兰稻品种创新,满足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山兰稻米日益增长的需求,打造知名山兰稻品牌,以安全、优质山兰稻米抢占省内外市场制高点。 陈李叶指出,成立“琼中山兰稻协会”是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新成立的山兰稻协会将坚持党管农村致富带头人原则,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协会作为纽带,引导和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发展生产,领富带富、带头示范、弘扬道德,促进山兰稻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王世东表示,成立琼中山兰稻协会这一独特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是琼中县农业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是促进各新型经营主体及种植大户团结合作的有效途径。农业协会要把握好作为非盈利性的服务组织这一特点,切实发挥好为农服务、促农增收的作用,协助好农业主管部门共同构建健全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为琼中农业蓬勃发展贡献独特力量。
时间: 2023-09-19